
- 书名:白鲸
- 作者:赫尔曼·麦尔维尔
- 1.海与鲸的诱惑
- 2.新贝德福之夜
- 3.鲸鱼客店
- 4.卖人头的土著
- 5.早餐
- 6.街市
- 7.生死之念
- 8.梅普尔神甫的讲坛
- 9.布道
- 10.心灵的蜜月
- 11.床上
- 12.魁魁格的故事
- 13.救人
- 14.南塔开特
- 15.鳘鱼与蛤蜊
- 16.“裴廓德号”
- 17.斋戒
- 18.刮荷格与海奇荷格
- 19.以利亚
- 20.慈善姑妈
- 21.登船
- 22.起锚
- 23.布金敦
- 24.捕鲸者说(之一)
- 25.捕鲸者说(之二)
- 26.斯达巴克
- 27.斯塔布及其他
- 28.亚哈
- 29.甲板上的响声
- 30.烟斗
- 31.使人聪明的梦
- 32.鲸类学
- 33.标枪手和船长
- 34.在船长室的餐桌旁
- 35.瞻望者
- 36.盟誓
- 37.傍晚的战书
- 38.斯达巴克的独白
- 39.斯塔布的独白
- 40.甲板上的大合唱
- 41.白鲸莫比·迪克
- 42.恐怖的白色
- 43.底舱有人
- 44.运筹帷幄
- 45.负债累累的大鲸
- 46.察言观色
- 47.大鲸来了
- 48.首征
- 49.还是立下遗嘱吧
- 50.费达拉
- 51.海市蜃楼
- 52.遇到“信天翁号”
- 53.联欢会
- 54.“大鲸出来了号”的故事
- 55.面目全非
- 56.加纳利的鲸
- 57.各种形式的鲸
- 58.专横的海洋
- 59.白乌贼
- 60.捕鲸索和人生的危险
- 61.初试锋芒
- 62.英雄的标枪手
- 63.令大鲸也令自己生畏的标枪
- 64.斯塔布的晚餐
- 65.嗜鲸以生的人们
- 66.可恶的不劳而获的鲨鱼
- 67.分割胜利品
- 68.神秘的服装
- 69.为大鲸送葬
- 70.狮身人面像
- 71.倒霉的兆头
- 72.魁魁格的冒险
- 73.惹人讨厌的费拉达
- 74.抹香鲸头便览
- 75.露脊鲸便览
- 76.可怕的大脸
- 77.海德堡大桶
- 78.塔斯蒂哥的香艳之旅
- 79.给抹香鲸相面
- 80.鲸脑
- 81.“处女”给“裴廓德”带来霉运
- 82.为捕鲸业而骄傲
- 83.约拿的真伪
- 84.饮酒歌
- 85.自然奇观
- 86.壮丽又让人魂飞魄散的鲸尾
- 87.海峡奇情
- 88.妻妾成群
- 89.法律为所有者而设
- 90.至高无上的王权
- 91.智取龙涎香
- 92.出淤泥而不染
- 93.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 94.捕鲸生涯中的幸福时刻
- 95.黑衣大法官
- 96.鬼影
- 97.享受光明
- 98.愉快的周末
- 99.面对金币
- 100.同是天涯沦落人
- 101.冒险生涯中的享乐
- 102.世外桃源
- 103.失去气概的鲸骷髅
- 104.鲸的化石
- 105.鲸会退化吗?鲸会灭绝吗?
- 106.新腿
- 107.万能而机械的木匠
- 108.亚哈船长对木匠的演说
- 109.亚哈和斯达巴克的争执
- 110.魁魁格虚惊一场
- 111.太平洋
- 112.伯思的悲惨遭遇
- 113.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 114.海之歌
- 115.东望故土
- 116.亚哈对抹香鲸的挽歌
- 117.太平洋夜话
- 118.焦躁不安
- 119.力挽狂澜
- 120.不顾一切
- 121.朋友别怕
- 122.别打雷了
- 123.流产的阴谋
- 124.拨乱反正
- 125.两个疯子
- 126.第一个水手告别我们
- 127.棺材改做救生圈
- 128.悲惨的“拉吉号”和心如铁石的亚哈
- 129.疯子之间的对话
- 130.帽子被劫
- 131.大触霉头
- 132.命运交响曲
- 133.仇人相见
- 134.再战白魔
- 135.同归于尽
- 136.尾声
《白鲸》相关介绍
内容简介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白鲸》是他的代表作。
捕鲸船“裴廊德”号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被凶残聪明的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因此他满怀复仇之念,一心想追捕这条白鲸,竟至失去理性,变成一个独断独行的偏热症狂。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经历辗转,终于与莫比-迪克遭遇。经过三天追踪,他用鱼叉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亚哈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带人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实玛利(《圣经》中人名,意为被遗弃的人)一人得救,来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作者赋予莫比-迪克的白色象征天真无邪和恐怖,以白鲸象征善和恶的混合,这也是人世的基本状况。这部小说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船的规模和成熟、深思性质的文笔,成为传世佳作。
作者简介
梅尔维尔,H.(Herman Melvill l819-1891) 小说家、诗人。1819年8月1日生于纽约,15岁离开学校,做过银行小职员、皮货店店员和教师。1839年在一条去英国利物浦的商船上充当服务员,接触海洋,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841年他22岁时再度航海,在捕鲸船“阿古希耐”号上充当水手,航行于南太平洋一带。他后来的杰作《白鲸》取材于这次海上生活。1842年7月离船,曾为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有食人生番之称的泰皮族所俘虏。脱逃后于当年8月在一条澳大利亚商船上作水手,因违犯纪律,被囚在塔希提岛。越狱后在当地各岛漫游,所闻所见后来写进他的《欧穆》一书中。11月,他到一艘捕鲸船上做投叉手。1843年8月又在一艘军舰上做水手,1844年10月在波士顿退伍。后开始写作。
短评
这是一个长故事,这个“长”的定义并不是我下的。最初,这本书在英国多次被退稿,原因就是篇幅过度冗长。第一年只卖出5本,一直到它出版了七十年(1920年)后,才逐渐引起美国社会的关注。这本书曾一度认为不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可是今日,《白鲸记》不仅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俨然是美国青少年的必读书籍。
故事内容很简单,人与自然搏斗的历险故事,作者从一个水手的视角描述了十九世纪捕鲸人极具魅力和传奇的海洋人生。但它又不似表面这样简单,它是一个以捕鲸业为基石展开的糅合了政治、生态、流浪、宗教多重因素的壮阔史诗。